水疗康养

中医的温泉养生

 

温泉养生,是中国文化所特有的。“春日洗浴、升阳固脱。夏日浴泉,暑温可祛。秋日泡泉,肺润肠蠕。冬日洗池,丹田温灼。”屈原《离骚》有云“浴兰汤兮沐芳”,泡在加料温泉中,处于四围花木繁荫、泉石流泉、明月松间的天人合一之境,疗疾养生、其乐陶陶,这正如古人泡浸菊花、人参汤恢复元气后写的一首诗,“崆峒山下秘阳春,泻作温泉向广堂。解起沉疴参菊水,顿除污恶陋兰汤。源抽坤髓元元浑,气夺炎精本自香。万似华清浴妃子,一身膏泽万民疮。” 

北魏元茛在《温泉颂》碑文中赞颂道:温泉“乃自然之经方,天地之元医,出于河渭之南,泄于骊山之下,渊华玉澈,心清万仞,于是左汤谷,右蒙记,南九江,北瀚海,千城万国之民,怀疾沉疴之客,莫不宿粮而来宾,疗苦于斯水”。

北魏《水经注》共记载了温泉31个,其中12个可以疗养。按温度的不同从低温到高温分5个等级,依次为“暖”、“热”、“炎热特甚”、“炎热倍甚”和“炎热奇毒”。如“炎热特甚”的温泉,可以将鸡、猪等动物的毛去掉;“炎热倍甚”能使人的足部烫烂;“炎热奇毒”泉水可以将稻米煮熟。书中还对各个温泉的特点、矿物质、生物等情况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叙述,如有的温泉有硫磺气,有的有盐气,有的有鱼等。书中多次提到温泉可以“治百病”,如“鲁山皇女汤,可以熟米,饮之愈百病,道士清身沐浴,一日三次,四十日后,身中百病愈”,真实地记载了温泉的保健养生作用。

温泉养生的精髓是帝王养生。中国历史上,温泉较大规模的利用,起源于秦汉而盛于唐,由记载可知历代帝王为温泉养生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。秦始皇为治疗疮伤而建“骊山汤”,由此开中国温泉养生之先河。汉朝皇帝将西域进贡的香料煮成香水倒入温泉池中,以沐香汤。隋唐皇家大兴土木,扩建华清池,还设有温泉监一职,专门负责皇家沐汤事务。唐皇温泉养生的器物用品大多采用玉器、桃木等辟邪之物,沐浴前后的饮食都由随行太医特别调备,并有详细记录在案,甚至连入浴的时间都有要求。

中医养生之道强调天人合一,保养精神,顺应四时。真正的温泉,应该做到温泉与环境的和调,让泡温泉成为一种融入自然的养生方式,清雅自然山水的环境给予泡温泉的人们归于自然,身心宁静的感受。夏季属火,天气炎热,适宜温度较低的水疗,使烦躁的心清凉而保持宁静,在现代温泉理念中,夏季温泉可以做成海浪,可以做成冷雾,甚至可以让温泉蒸汽变成雪花,缓解苦夏的燥热。冬季适宜温度较高的温泉,帮助人体在严寒冬季保持温暖。而冬季属水,性闭藏,不宜使阳气妄动,过高的温泉温度以及时间过长都会使人体阳气亢奋,耗伤正气,因此冬季温泉需把握好度,不可致大汗淋漓。